總網頁瀏覽量

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

雙翅目(學名:Diptera)包括蚊、蠅、虻等昆蟲,約有8.5萬種,是昆蟲綱中居於鞘翅目、鱗翅目和膜翅目之後的第四大目。除了在南極洲之外,在全世界都很普遍。其中某些種類是傳播疾病給人或其他動植物的媒介。另一方面,有關遺傳學的知識和發展大都是根據對黑腹果蠅所做的實驗所獲得。

雙翅目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,也就是從無翅的蛆或孑孓經過化蛹後變為能夠飛翔的成蟲。牠們大多數以攝取液態的食物,例如腐敗的有機物,或是花蜜或樹汁等為時,而部分種類以吸取人類或動物的體液為食。另外某些種類以寄生或獵取其他昆蟲為食,例如寄生蠅、食蟲虻等。

雙翅目的昆蟲只有一對翅膀。其後翅均已退化成一對棒槌狀的器官,在飛行時用以協助平衡。[1]其中少數雙翅目品種的翅膀和平衡桿均已經退化而不具飛翔能力。少數其他的昆蟲也只有一對翅膀,如雄性介殼蟲等(半翅目)。

雙翅目大都是小型的昆蟲即大家通稱的「蠅、虻、蚊」等,牠們的生活史為卵→幼蟲→蛹→成蟲,屬於「完全變態」。共同特徵為上翅膜質,下翅退化成平衡棍,外觀上只有一對翅膀,但亦擅長於飛行。雙翅目在昆蟲綱上也是一個大目,細分2個亞目長角亞目 和短角亞目,約有122科,超過8萬5000種。台灣已知有79科,2914種。